講好隨州故事 為銀杏景區(qū)鑄魂 木石情緣 炎帝神農小名石年,其妻聽訞小名白果,夫妻相敬如賓。因炎帝神農忙于大江南北農耕,夫妻聚少離多。炎帝神農又一次南巡,聽訞送至隨南青林山下說:我倆栽一棵樹以示送別紀念,這棵樹就用我的名字命名叫白果。今后每年春天我都會來這里迎接你,來一次栽一棵樹,如果你歸來見到的是古樹群落,不要悲傷,那是白果的期盼與思念。炎帝神農說:石年就是累死他鄉(xiāng),靈魂也會化為不朽的石頭回到古樹旁守護在你的身旁。數千年后,彼此都沒有忘記當年的承諾,于是,青林山下有了銀杏谷和來自全國各地神農后裔捐獻的百萬石磨。 木石情緣,世紀之戀! 五佬樹 傳說很早很早以前,社神、文曲星、財神爺、月下老人和南極仙翁等五位神仙一時興起,結伴外出游玩,但見銀杏谷山水滴翠,鳥語花香,美麗異常,谷內百姓勤儉,民風純樸,一派祥和,是塊福地,于是大家經常來此游玩。特別是五老樹偉岸挺拔,正氣凜然,心中十分歡喜,五神仙商量在這五棵銀杏樹中各自選一棵作為自己的化身,他們搖身一變,變成五只美麗的蝴蝶,棲身在樹技上,因而就有了平安樹、長壽樹、狀元樹、招財樹和愛情樹,為天下黎民百姓添福添壽。千百年來,五老樹盡心盡力,維護一方水土平安,年年向天述職,天天擊鼓敲鐘送信,維系著人們的生辰八字,陰陽五行和命運走向,成全老百姓對長壽、升學、發(fā)財、生子、姻緣、平安等愿望,多有靈驗,鄉(xiāng)親們都說:“老樹通神,心誠則靈”。天長日久,人們對五老樹十分信任和敬仰,尊稱五老樹為“五佬”,從此,“五佬樹”聲名遠揚,成為人們心中的“圣樹”和精神象征。 世界罕見的古銀杏群落 中國千年銀杏谷里有龐大的銀杏群落,銀杏樹520萬株,百年以上的銀杏6萬余株,千年以上的有308株,其分布之密集,保留之完好,實屬罕見,堪稱世界之最。 千年銀杏谷的銀杏為何如此密集?因為這里具備了人脈、地脈和文脈三要素,這首先得從其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說起。千年銀杏谷地處大洪山腹地,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是典型的適合銀杏生長的環(huán)境。再就是銀杏谷座落在群山之中,谷內居民大多長壽,被視為福地,常有人來此祈福和探尋長壽之謎。隨州銀杏之源,始于炎帝之妻,其實這里栽種銀杏樹的習慣最早始于5000年前,當時炎帝神農外出傳播農耕與妻在此分手,相約栽種一棵銀杏樹以作紀念,乃后妻盼夫歸而年年栽樹,從此,人們認為這里生長銀杏樹是天意,因而,對銀杏心懷敬畏之心。栽種銀杏成為這里的傳統(tǒng),生了孩子栽種“同齡樹”,寓意孩子像銀杏一樣茁壯成長,無病無災;喜結連理栽種“同心樹”,寓意“同心同德,白頭偕老”。再往后各家蓋了新房也栽種“鎮(zhèn)宅樹”,寓意子孫滿堂,平安興旺。銀杏已經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中,人與樹相互依存,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實為天人合一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