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謝萬文
人們常說,現(xiàn)在的社會很精彩,八小時以外的生活豐富多彩。然而,對我這個五十多歲的人來說,我天生沒有什么特別的愛好,“筑長城”“拱卒子”和“開拖拉機”從來不沾邊。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新聞寫作,這也是我生活的一大樂趣。在我常常挑燈夜戰(zhàn)地“爬格子”中,燈自然而然地便成了我最親密無間的“戰(zhàn)友”。
記得是七十年代中期的一次偶然機會,我與新聞寫作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并夢想著有朝一日把自己的稿子變成“鉛字”??赡菚r我家家大口闊,家里非常貧寒,全家的基本口糧都是按工分分配的,由于我家只有父母親兩個勞動力,掙的工分低,所以每月在生產(chǎn)隊分得的口糧就很少,家里的日子過得和緊繃的弦一樣緊。我買筆墨紙張、信封郵票的錢都是父母親東拼西湊借來的。那時,我所在的隨南山區(qū)小山村還沒有通電,一直是用簡易的煤油燈照明,說起煤油燈簡易,是因為它是我母親用廢棄的玻璃墨水瓶制成的,先是將瓶蓋用燒紅的火鉗穿孔,再用牙膏皮卷成一個保護燈捻的套子插進瓶蓋里,燈捻一般是用棉花或者棉線頭連接,盛上煤油后這樣燈就做成了。那時我家里勞動力緊張,白天放學(xué)回家后我還要去幫父母親干農(nóng)活,寫稿子只能是在晚上開“夜差”。夜晚,我伏案在微弱、昏暗的煤油燈下寫啊寫,一篇三五百字的稿子寫下來常常弄得我兩眼昏花,兩個鼻孔內(nèi)黑乎乎的。在那使用煤油燈的年代,不是關(guān)鍵時刻燈里沒油了,就是煤油燈被飛蛾撲滅或者被風(fēng)吹滅。對此父母親常常嘮叨我是“不務(wù)正業(yè)”。
記得那時父母親總是把家中僅有的一玻璃瓶煤油收藏起來,并限定我三天才可以添加一次煤油。因此,我總是把燈頭撥得豌豆粒般大小。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稿子寄給一些報刊后,經(jīng)常有“火柴盒”“豆腐塊”之類的稿件見諸于各級報刊和電臺,每每這時,我心中便會涌起一種難以抑制的喜悅和激動之情。用不了幾天,我會隔三差五地收到報社和電臺從郵電局寄來的稿費。稿費的金額二至五元不等,但它著實給了我不少的驚喜。
斗轉(zhuǎn)星移,轉(zhuǎn)眼間就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我家與眾多的農(nóng)民家庭一樣逐漸地擺脫了貧困。為了便于我夜晚趕寫稿子,我積攢了幾筆稿費到鎮(zhèn)上的供銷社買了兩個燒煤油的罩子燈,當(dāng)時,這在我那個小山村幾乎是開先河。
八十年代中期,我所在的村子大力發(fā)展蔬菜等經(jīng)濟作物種植和畜禽養(yǎng)殖,逐漸富裕起來,全村360多戶村民告別了煤油燈時代,進入了電氣化時代。村子里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臉朝下”的電燈,村民們是喜在心里,笑意在臉上。
前些年,村委會投資對高壓線路重新進行了更新和改造,村民們購置的燈具也不只是限于照明,各種形形色色的裝飾燈也紛紛登堂入室。
但那盞伴我成長的煤油燈,卻始終沒有熄滅,在我心里永遠亮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