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樓主 |
發(fā)表于 2018-8-27 09:27:04
|
只看該作者
拋荒地變致富寶 4 s+ i% B" `$ C0 L; R# Z! z/ ~3 Q
——曾都區(qū)萬店鎮(zhèn)黃家畈村盤活土地謀振興: d+ m. A+ i5 p$ p
本報記者 陳云, Q, V2 X# w! }7 }
“每天能網(wǎng)200-400斤龍蝦不等,收購價最高時每斤38元,都搶著要!”8月23日下午,在曾都區(qū)萬店鎮(zhèn)黃家畈村蝦稻種養(yǎng)基地,村黨支部書記黃中榮邊拉回蝦籠捕撈龍蝦邊告訴記者,一會兒太陽快落山了,鎮(zhèn)上一位老主顧要過來收購龍蝦,表示“有多少要多少”。
( X& z- w5 q; m3 a$ ^+ | “總之就是不愁賣!”一起捕撈的村民戈良友樂呵呵地“總結”道。
; z8 Z; F! u3 y/ e0 b 而在去年,這50畝的蝦稻種養(yǎng)地,還多是無人耕種的拋荒地。! l4 n. @9 T: Q! o- u5 q& d
萬店鎮(zhèn)緊鄰隨州城區(qū)的北郊辦事處,黃家畈村靠近穿鎮(zhèn)而過的國道。受地緣因素影響,在城市的吸附作用下,早些年黃家畈村出現(xiàn)了嚴重的耕地拋荒現(xiàn)象。因為對許多村民來說,辛苦種地,不如外出務工掙的多。面對新情況,近年來黃家畈村搶抓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機遇,推動土地流轉,將一塊塊拋荒地變成帶動鄉(xiāng)村振興的致富寶。& F# r* ~% i5 C) X' P C+ c, M
9a4ac9936fb62e2df6eebfa3344cdbce.jpg (441.88 KB, 下載次數(shù): 131)
下載附件
2018-8-27 09:27 上傳
5 m/ Q; u8 v; p. ?6 U
據(jù)介紹,黃家畈村耕地面積共2742畝,如今已流轉入麥穗集團公司和兩個種植合作社共2100畝,以“合作社+基地+農(nóng)戶”的模式帶動村民致富。
5 B3 w1 c! I; e2 l 去年11月,在精準扶貧政策推動下,黃家畈村整合使用產(chǎn)業(yè)扶貧資金和幫扶對接單位幫扶資金,村集體投資60余萬元,又從農(nóng)民手中流轉土地150畝,發(fā)展蝦稻種養(yǎng)和蔬菜種植兩個產(chǎn)業(yè)扶貧項目。& E3 Q, h4 h4 d5 d: P
“這150畝土地涉及貧困戶90多戶280余人,他們除了每年能拿到每畝667元的土地流轉費,還參與年底基地的效益分紅?!秉S中榮介紹。
, I" B0 U6 y! \7 X! P+ U 王萬華是五組的貧困戶,因家中多人生病和兒女上學致貧。勤勞的王萬華今年在村里做清掃保潔,一有時間便到各種植養(yǎng)殖基地打零工。“打零工一天工錢80元,一年下來應該能打100個工;我家還流轉了兩三畝土地,再加上一年做保潔的7000多元工錢和年底分紅,今年‘肯定能脫貧’?!蓖跞f華算道。
q j% E1 N7 ]7 N9 \5 f( h$ Y 約一刻鐘的功夫,黃中榮等人捕收的龍蝦在三輪摩托車后車箱已堆了小半箱。下午四時許,老主顧何小兵趕過來了,以每斤32元的價格收購走了240斤龍蝦,準備轉銷到市內經(jīng)營油燜大蝦、蒸蝦的各餐館酒店。
$ ?8 ?5 \" s2 \' l0 x7 M 因提前進行了養(yǎng)殖技術培訓,黃家畈村蝦稻種植養(yǎng)殖基地的龍蝦產(chǎn)量喜人,這個夏季已銷售龍蝦近11萬元;借助萬店鎮(zhèn)塔兒灣蔬菜基地的資源,蔬菜種植扶貧項目已銷售約20萬元?!皟蓚€加在一起,預計今年貧困戶每人可拿到大概1200元的分紅?!秉S中榮充滿信心地說,“今年摸索出經(jīng)驗了,明年形勢應該會更好?!?/font>7 v& J3 W G! l+ r! S( {; O$ M
$ t& k+ X% s. W9 a* ^ x5 R8 u& {, e; p5 Z
. o; c8 |9 m! p" t# z#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