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本帖最后由 寧寧 于 2019-1-17 15:25 編輯
西湖.jpg (763.79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2019-1-17 15:22 上傳
作者:楊 俊 宏
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總不能從記憶中抹去。那些所謂的山,也不過是些此起彼伏的丘陵,水也不過是些大小不一的湖泊,但它們卻是我們兒時放牛娃心中開心的樂園和純凈的勝景,甚至連那些墓碑也令人懷想。
村莊背依小山,山的前后左右百十米來遠(yuǎn)的地方都是山,梯田和湖泊則遍布山間。夏天,出門滿眼是稻浪、荷香,皂夾樹、桑樹、洋槐樹等樹木高高地挺立在房前,翠柏、香椿、柳樹等樹木則緊緊依偎在屋后。清晨,三四戶人家的幾頭水牛大多被各家的孩童牽到池塘飲水,出了村口都到山坡上美美地享用帶著露水的青草。山坡上除了青草、灌木、水牛,就剩下一些古墓,也被青草覆蓋著,一點兒也不起眼,倒是那些青石板墓碑卻像山的招牌一樣,風(fēng)格各異。它們有的被刻著繁體字,有的被刻著近代的字,還有的是沒有字的無字碑,反正我們小伙伴們對這些墓碑毫無忌諱,因為它們是那么久遠(yuǎn),遺留在山坡上早已無人認(rèn)領(lǐng),已經(jīng)成為一道道風(fēng)景。
等??辛艘粫呵嗖荩骷业脑顼堃呀?jīng)熟了,牛被長繩系在山坡上小范圍地啃著草,孩童們則各自回家吃飯,飯后繼續(xù)放牛。其實那大大小小的水牛根本用不著那么多孩子照看,一個孩子就夠了,可惜那時沒有幼兒園,啟蒙教育也很晚,分明是大孩哄著小孩玩。牛被解了繩,很自由,吃飽了不是滿山跑、追逐打鬧,就是蹭矮樹、遛進湖里游泳,好不愜意。孩子們也是捉蝴蝶、追蜻蜓,好不歡樂,玩累了,也到湖里游泳,甚或騎在牛背上,把牛當(dāng)成快艇,馳騁縱橫。皮膚要是被水泡的皺了、發(fā)白了,我們就會返回山坡,繼續(xù)玩耍。
對孩子們來說,鄉(xiāng)村是沒有危險的,唯一的危險就是被水淹死,不過四五歲的小孩已經(jīng)會游泳了,在水里玩耍不成問題。至于那些墳?zāi)?,只是大人們不屑一顧,孩子們根本不會嫌棄。要是玩的疲倦了,還會爬到兩座古墓相連的凹陷處睡睡覺,看看天,或假裝睡著了,竟然不知道下面住著哪路神仙。對于識得幾個字的孩子來說,墓碑儼然是教科書,“之、乎、者、也”全在上面,可是仔細(xì)看看,又不認(rèn)得,只有不了了之。聽大人們說,山坡上以前有許多墓,是“土改”和“清理階級隊伍”、“除四舊”時被挖掉的,那時地主家的大墓比比皆是,大地主和官宦之墓有我們的瓦房那么高。我很遺憾沒有見到那樣的大墓。不過一些山坡上仍有一些零星的墳?zāi)?。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正值改革開放之初,村民響應(yīng)號召,家家戶戶種煙草增收,可一個生產(chǎn)小隊只有一座烤煙樓,滿足不了需要,人們開始挖開古墓,挑撿青色的墓磚在自家門前建烤煙樓,用于烤煙草。我曾親眼見過鄰家的大人們挖掘古墓里的青磚,在他們家門前建起一座七八米高的烤煙樓,烤煙時青煙裊裊,真不知烤出的煙草是什么味兒。
時過境遷,古老的墓碑已經(jīng)很少了。那時僥幸留下的一兩塊青石板墓碑仍靜靜矗立在山坡上,令人心存敬畏。它們見證著故鄉(xiāng)的青山綠水許多年,想必不會被工業(yè)污染的霧霾包圍吧?也不會被唯利是圖的盜墓賊光顧吧?或許那里也有我們的祖先呢!
改革開放40年了,我選擇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回到家鄉(xiāng),發(fā)現(xiàn)村莊鮮有人住,湖泊大多干涸,梯田野草叢生,當(dāng)年水草豐茂、魚米之鄉(xiāng)的景象不再。雖然我現(xiàn)在并不想看到地主利用“特權(quán)”建起的大墓,但還是很想見到古老墓碑記敘古人的生平活動和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發(fā)展的歷史,畢竟高樓大廈不是魂牽夢縈之所,忘了家鄉(xiāng)就是忘記了我們的民族和歷史。
(作者系隨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都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
晚3.jpg (471.4 KB, 下載次數(shù): 70)
下載附件
2019-1-17 15:23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