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愛國心,樹報國情,立強國志 隨州一中高二(6)班 譚思堯 指導老師:高曉宇
今年是2020年,是一段深刻體現(xiàn)民族精神的日子,也是全民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厥走^往種種,既有對1949年時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激昂之情;又有對港澳回歸一國兩制政策的欣慰之情;更有對如今疫情肆虐,中華民族一齊抗疫成功扭轉局勢,并步入世界抗疫情研究工作前列的自豪之情。面對中國一路走來取得的如此之多的耀眼成績,我的內(nèi)心萬分驕傲——我是一名中國人。 一名中國人,要有愛國心。我國古代的著名詩人屈原,在國家滅亡時義無反顧地跳入了汨羅江,留下了千古名篇《離騷》,雖九死其猶未悔,他為國而死的愛國情懷至今被人們贊頌;文天祥在零丁洋里嘆零丁,卻仍然不畏生死,愿以丹心常照史冊;只因忠貞愛國,譚嗣同為求革新毅然赴死,不也是因為“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愛國情意嗎?愛國之情是穿行中華民族歷史中的松竹品質(zhì),民族詩魂中傳承的堅貞愛國的靈魂,讓國人在新時代更加自信、自豪、自強。 一名中國人,要有報國情。正如國之楷模鐘南山,妙手回春以身涉險,筑牢抗疫堅固長城;又如“草鞋書機記”楊善洲,甘棄晚年清閑享樂,為國造林不計酬勞;再如“最美教師”張麗莉,危險時刻勇顯身手,茉莉花開溢清香……他們都以盡己所能為國家出著一份力。金庸寫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當尋“大我”之鏡,懷公民意識,繪赤子之心。你看那“兩彈元勛”勸稼先,心有“大我”,歷盡艱辛,奔向新中國的懷抱;你看那“扶貧之花”黃文秀,拋棄“小我”,扎根大山,讓大山里的脫貧目標得以實現(xiàn)。吾輩青年當以他們?yōu)槊麋R,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涵養(yǎng)出“俠之大者”的家國情懷,鍛造出行寬望遠、海闊天空的超然。 一名中國人,要有強國志。王守仁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被赝麣v史,司馬遷志在修史,曹雪芹志在紅樓;著眼當下,袁隆平志在水稻高產(chǎn),李文娟志在百姓健康……無數(shù)仁人志士正是樹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堅定志向,矢志進取,才成就了自己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當“立志”遇到“追夢”,奇跡就由此產(chǎn)生;當仰望星空遇到腳踏實地,世人由此誕生! 當代青年們,我們強盛了,國家才能強盛。讓我們一起懷愛國心,樹報國情,立強國志,化“小我”為“大我”向著自己與祖國的美好未來共同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