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州論壇訊 (通訊員 凡煉)2018年12月12日,區(qū)教研室小學組各科教學專家一行來到南郊中心小學,指導該校教學教研工作。各位領導走進教室,通過聽課、評課等方式對該校新晉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專業(yè)零距離指導。 

陳琳老師的課堂清新自然,生機勃勃。整節(jié)課以“江南”為線索,通過“賞江南”、“讀江南”、“品江南”、“頌江南”來引導學生品讀課文內容,激發(fā)對江南美景的喜愛。課堂氣氛活躍融洽。 


區(qū)教研室周秀芳老師對陳琳老師的教學基本功,以及駕馭課堂的能力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對年輕老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來許多的寶貴意見,并強調教師關注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讓大家受益匪淺。 

馬君子老師主講的品德與社會課《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立足于教材,把書本中的家鄉(xiāng)探尋和地圖上看家鄉(xiāng)這兩個版塊兒分解為四個活動。在每個活動中通過自學、討論、搶答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知識的吸收、掌握。教師精心準備了中國政區(qū)圖和湖北政區(qū)圖,依托多媒體手段更加直觀形象的傳授知識。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對書本的知識進行梳理,加強了學生的記憶。整堂課精彩紛呈。 

教研室品德課教研員汪新華主任對馬老師的品德與社會課《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進行了精彩的點評。首先,肯定了馬老師上課很用心,教學準備很充分,整節(jié)課很有激情。通過四個活動,讓學生自學,討論,搶答等豐富多樣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堂課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突出了重點,突破的難點。還是比較成功的。然后,汪主任指出了馬老師課上的兩點不足:1.教師放手不夠,學生參與面不寬。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多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要學生多說,多表達。2.不要死抓書本,要多聯(lián)系現實生活。我們的家鄉(xiāng)除了是湖北省,更是隨州市某個郊區(qū)、鄉(xiāng)鎮(zhèn)。應多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真正感受家鄉(xiāng)的美麗。最后,他鼓勵馬老師在教學上再接再厲,多鉆研,多學習。 

田耘慧老師的數學課《烙餅問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高,新授部分對于學生大膽放手,體現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利用小圓片代替餅,并讓學生以雙手為教具,體會烙餅的過程,經歷了從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以及自己探究的能力。 


教研室劉小茵老師對田耘慧老師的課《烙餅問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注意適時表揚學生,盡量讓學生多說,給學生留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思考。  南郊中心學校校長助理何仁欽點評  南郊中心小學校長文敖參與點評 

教研室小學組負責人鄒斌充分肯定了我校教研工作的扎實深入,特別是青蘭藍工程促進了青年教師的進步成長。最后,鄒斌老師對我校三名講課教師和前來聽課的所有新招錄教師提出了幾點殷切希望:1.小學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基。2.認真研讀三書,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3.注重自我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特別要多寫案例,多寫反思。4.要給自己定明確的職業(yè)規(guī)劃,爭取一年入門,三年成才,五年成名! 教研室專家的零距離指導給我校的青年教師指明了方向,更新了他們課堂教學的理念,讓他們在工作崗位上迅速成長壯大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