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州日報訊 記者唐天才、通訊員謝加勇、朱琳報道:5月29日,記者一行沿著曾都區(qū)萬店鎮(zhèn)落天坡村山間小道,來到村民戢慶元的養(yǎng)蜂場。成群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戢慶元老兩口戴著面網(wǎng)帽,正忙著從蜂箱里采集蜂蜜。; \ g, M$ ^5 S5 o. x: L
“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下,通過自己努力,目前我們家的蜂蜜已收益1萬多元,預計今年總收益能達到3萬元?!标珣c元滿臉歡喜地說。- S+ N7 L& E7 ]. V7 }* N- [; o
現(xiàn)年69歲的戢慶元是該村一名普通黨員,患有高血壓和嚴重胃病,妻子患有心臟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夫妻二人都不能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平時治病吃藥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幾乎沒有經(jīng)濟來源。精準扶貧開始時,村里把他家評為貧困戶。) c- r% h: _: [( c$ Y7 [. f j( p, r+ b
“國家政策雖好,但我們不能等靠要,要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努力擺脫貧困,我身為一名黨員,更要身先士卒,給其他貧困戶作出榜樣?!标珣c元常說。
5 H7 j2 M( P) V+ V4 E8 H: k 他和妻子自學養(yǎng)蜂技術,去年初,申請到小額貸款幫扶資金,將20個蜂箱擴大到80個。去年秋季,荊條花開放期,戢慶元和妻子忙得不可開交,蜂群擴大,蜂蜜產量上升,短短幾個月,便創(chuàng)收兩萬余元,成功邁過脫貧線。
. ? n* Q, T9 D0 j S$ {' v& u 府河鎮(zhèn)銀山坡村老黨員李義才,妻子中風偏癱,他本人患有長期慢性病,一直依靠藥物治療,醫(yī)藥費用開支大,再加上缺少勞動力,家里的生活日漸走上了下坡路,生活貧困。2013年12月他們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李義才帶頭轉變觀念,流轉土地24畝,種植桃樹,加上其它養(yǎng)殖和田里作物,家里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多,逐漸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成為其他貧困戶學習的榜樣。
, G% e5 ` N$ b 近年來,在精準扶貧攻堅活動中,曾都抓實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注重發(fā)揮黨員貧困戶的引領帶動作用,鼓勵黨員貧困戶帶頭脫貧,當好先鋒,作出表率,發(fā)揮模范作用,引導其他貧困戶向黨員貧困戶看齊,“跟我學看我的”,收到明顯成效。據(jù)統(tǒng)計,近幾年來,該區(qū)已有40余名黨員貧困戶帶頭脫貧。
. F8 x6 h* _0 C$ a d6 m3 s @
3 S7 }* y" @ Q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