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真真、通訊員彭曉華)7月16日下午5時,鄂北地區(qū)水資源配置工程寶林隧洞突水突泥事故救援指揮部通報稱,經(jīng)過65個小時不間斷搶險救援,目前搜救工作已持續(xù)向洞內(nèi)推進250米,搶排洞內(nèi)積水淤泥5200余立方米,已接近受困人員所在地段。 * B; F) |% r$ B$ a) Z2 r0 Y
20180716_17373702_1531749349639.jpg (155.68 KB, 下載次數(shù): 107)
下載附件
2018-7-16 21:55 上傳
% z4 A/ R, |; {% S' v國網(wǎng)隨州供電公司應急救援隊深入洞內(nèi)檢查恢復低壓線路。通訊員 馮剛 攝
0 v- F$ K, T6 f據(jù)救援指揮部專家介紹,救援突擊隊逐步接近受困人員敏感區(qū),此區(qū)域為三類圍巖導水斷層帶,地質情況非常復雜,掌子面地段情況不明,后續(xù)救援工作難度很大。( y, G$ M- I- Q" h
為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嚴防次生事故發(fā)生,救援指揮部緊急從國內(nèi)調(diào)集突水處理和地質權威專家組成技術專家組,正抓緊對隧洞斷層帶及洞頂周圍2公里范圍內(nèi)地質情況進行勘測研判,并采取物理探測等方式,研究制定洞內(nèi)敏感區(qū)救援方案,實施科學救援,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營救受困人員。+ x- d4 L$ m4 z$ F
截至目前,救援指揮部組織60余名消防官兵、200余名當?shù)馗刹咳罕姟?支專業(yè)救援隊24小時不間斷救援,投入生命探測儀、地震探測儀、衛(wèi)星通訊車、應急通訊車、應急發(fā)電車、工程車、運輸車、應急吸污車等50余臺(套)設備,整個救援工作仍在緊張有序中開展。 N, B* |: B2 P' w
20180716_17373702_1531749349689.jpg (157.15 KB, 下載次數(shù): 120)
下載附件
2018-7-16 21:55 上傳
`1 O" a4 L `+ a& }; }+ M8 c2 r國網(wǎng)隨州供電公司持續(xù)做好隧洞內(nèi)搶險保電工作& N; I/ |7 }2 ^* c; p0 z$ L; D
【現(xiàn)場救援參與者口述】一次與死神賽跑的保電任務
. m. O3 m: N' |1 P" F( s' U& A講述人:廣水市供電公司應山供電所外線班長、發(fā)電車駕駛員秦克良
& l0 B$ G1 Y3 H/ ?9 w2 W8 A
20180716_17373702_1531749349742.jpg (109.6 KB, 下載次數(shù): 108)
下載附件
2018-7-16 21:55 上傳
" K+ l& o( v4 y' m5 Y1 M& J1 x
秦克良開著發(fā)電車
1 I8 n9 D g2 l t @. P7月14日早上6點多,我接到電話說寶林隧洞發(fā)生事故,要我把發(fā)電車開到現(xiàn)場,我立即出發(fā)。
0 S, h" m3 L; s! ?2 _8 P5 _- `$ @大約7點半,到達現(xiàn)場后,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隧洞中有坍塌和泥水導致隧洞工程自有電源中斷,要開展一系列的搶修工作,恢復供電是首要任務。: [8 @* i$ i$ }! x: }. p
過了一會兒,在洞外待命的我,正遇到十里供電所的同事吳奇友、楊爭林、吳奇德從隧洞中出來。原來事故地點是在距離洞口近2公里的位置。吳奇友等3人和一個鏟車司機、一個工地電工共5人是第一批進入隧道參與救援的,他們僅攜帶照明用具和工具搭乘鏟車進入,第一個任務就是隔離故障,恢復洞內(nèi)照明和供電,遇到險情可立即撤退。
1 _3 ^& O( M% R* f5 D大約10點半,洞中照明恢復,可泥水越來越多,洞中配備的抽水泵功率太小,無法快速排出泥水。救援指揮部從外地調(diào)來了一臺35千瓦的大型抽水泵,臨時供電線路無法承載負荷,需要我將發(fā)電車開到洞中,給抽水泵提供電源。30多度的氣溫,再加上洞中濕熱的天氣和厚實的應急救援服裝,剛一進去就是一身汗。保電任務參加過很多次,但像這次這樣與死神賽跑的保電任務還是第一次。發(fā)電車前后3次進入隧洞,第一次進洞時我還相當緊張,想到為了挽救被困的工人,早一秒恢復供電就能給他們的生存多一秒機會,漸漸地,忙碌使我忘記了緊張,我們都希望最終能看到救援成功的奇跡。- G r1 X O+ y4 P4 _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真真、通訊員 胡杰 整理): A* b8 Z* i0 n) R2 |
(責任編輯:趙莎莎)
4 ]# O/ e4 u x6 C9 ?* l1 T/ J$ J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