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16-10-17 06:45 |
---|
簽到天數: 2 天 [LV.1]初來乍到
|
那日,路過一座天橋下面,偶然看見一個衣著光鮮的小女孩,大約七八歲的樣子,正與一個著橙色清潔工服,戴著一雙臟得有點看不出來顏色的手套,年齡也看不出來是媽媽還是奶奶的女子玩著翻手掌的游戲,雙手一扣一合之間,孩子格格的笑得非常甜,婦人也顯得很開心。這情景突然的觸動了很多的感慨,不韻世事的孩子,快樂來得那么簡單,那么沒有顧慮,完全不在意女子的身份,也不覺得骯臟什么的,更不在意路人怎么看。
小時候,村里一直在講一個笑話。大意就是村里一個女孩子去了鎮(zhèn)上念書,盡管家里兄弟姐妹多,日子過得很緊巴,但老實巴交的父母還是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所以平時的吃穿用戴方面,女孩子與住在街邊條件好的同學亦無異,大家也沒看出她家有多窮苦。忽一日,老父親走了幾十里山路來學校給她送米送菜,有同學看見一個衣衫襤褸,胡子拉碴的老頭來找她,就隨口問此同學“這是你什么人啊?”女孩子竟然心虛的答曰“我家隔壁的鄰居老頭?!辈磺纱嗽挶涣硪粋€同村的同學知道了,這事就傳了出來,被鄉(xiāng)鄰揶揄的講了很多年,直到女孩子長大嫁人。
我七八歲的時候,弟弟因為玩蹺蹺板把胳膊摔折了,那時候只能去隨縣的醫(yī)院正骨。我們家祖宗幾代上上下下的親戚都是農村的,所以即使有個遠房的表姐在城里,碰上這樣的事情也不得不去麻煩她了。因為家里距縣城七八十里路,父親挑著弟弟走到縣城看完醫(yī)生,一天一個來回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得在表姐家借住一宿,第二天順便復查完再回家。當時家里窮,也不知道帶點什么禮物好,思來想去,父親帶了家里自己做的幾個白面汽水饃饃,后來聽父親回來描述,在飯桌上,表姐一家人邊吃邊吐,總說那饃饃里面好像有沙子咯牙齒,搞得來自農村的父親誠惶誠恐的尷尬得不得了,并深深的覺得城里的親戚真是高攀不起。
那年頭,城鄉(xiāng)的差距造就的等級分化很明顯。城里人有個鄉(xiāng)下的親戚,總覺得是麻煩累贅,灰頭土臉,骯臟邋遢。來城里辦事,不是混吃混喝就是找麻煩,所以唯有躲著點,疏遠點。一副看不起的姿態(tài)。而鄉(xiāng)下的親戚,對城里親戚則是唯唯諾諾,巴結奉承的竭盡所能維護好關系,有城里的親戚來訪,幾乎傾其所有的好酒好菜招待,回去的時候還捎上家里養(yǎng)了一年多的雞啊,攢了好久的雞蛋什么的土特產,唯恐城里的親戚嫌棄自己,疏遠了關系。
這樣的現狀讓出生在農村的孩子那時候的目標無非都是為了“跳農門”而左沖右突的奮斗著,考學,參軍,嫁人都是成為城里人的機會。直到九十年代末的打工潮興起-----擺脫農村生活的低門檻機會造就了后來的村村人去樓空,田地荒蕪,遍野童叟,空巢留守新景觀。
流年似水,乾坤倒轉。曾經城里人因為有個農村親戚而抬不起頭,農村人因為有個城里親戚而有臉面的時代竟然顛倒過來了。隨著新聞媒體曝光了各種各樣的吃的用的等等不放心,城里人都想到鄉(xiāng)下買菜買肉買雞蛋,如果有個農村的親戚就方便很多了,知根知底,貨真價實,真正的吃得放心,用得安心。有個農村親戚接地氣,反樸歸真,還時不時可以享受一頓土雞土鴨純生態(tài)的農家樂。以前城里的親戚來鄉(xiāng)下,順便拎點禮物都寶貴的不得了,如今走親戚,拎什么都不稀罕了,因為那些包裝得花里胡哨的煙啊酒啊,不是假的就是不純的,遠遠沒有鄉(xiāng)下師傅自釀的糧食酒,自榨的食用油好。反倒是農村的親戚隨便在地里摘一籃子蔬菜,田間地頭撥一袋子蘿卜南瓜什么的土貨塞在親戚的汽車尾箱里,那欣喜興奮勁賽似撿了個金元寶樣的不得了。真是跟“土豪”做朋友的年代!越土越受歡迎不戒備!
尤其是離家千里之后,經歷了大都市的繁華喧囂,人情冷暖,車水馬龍,更是懷念偏遠鄉(xiāng)村的田園牧歌,雞鳴狗跳,炊煙裊裊的煙火日子。這是距離造就的親切還是因為環(huán)境造就的情結呢?答案藏在每個背井離鄉(xiāng)的旅人心底。
作者簡介
章克慧,又名瑞娜,隨縣作協會員。產自隨州,遠嫁廣東,移植深圳。金融銷售是養(yǎng)家飯碗,涂抹文字是精神家園,人生苦短,只求心安。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