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思想境界,然而為人處世,在具體行動上是很難做到完美的。 一個有覺悟、有思想精神的人,都有自己的原則立場或者主見什么的,因而處事為人要看他在什么情況下,對待什么事物謙虛。 耶穌說無知的孩子離上帝最近; 蘇格拉底說自以為無知的人最有智慧;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毛澤東說謙虛使人進(jìn)步,驕傲使人落后。 ——但是說這些話的圣人,他們在思想上對自己信奉的觀念或意志很謙虛,在行動上對人則一點也不夠謙虛。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一個人做人謙虛,思想就不能再謙虛。思想謙虛,做人就不要再謙虛。否則,從里到外一味地謙虛,做人就沒有了主見,沒有什么意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