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uto.ifeng.com/c/8Eu9K9b17kw#p=1
1/9 對于各路老司機來說,2022年4月1日是個喜大普奔的日子。原因嘛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聽說了:超速20%以內不再扣分,低速行駛反而要被扣3分。 于是很多人歡呼:時速表上的140終于派上用場了、路上的龜速車終于有人治了。不過大家也別高興地太早,事情遠沒有你們想得那么簡單。
2/9 當一群老司機還沉浸在高速跑140km/h的自嗨中,有關部門立馬出來潑了盆冷水:此次調整的僅僅是扣分規(guī)則,超速罰款麻煩您交一下,請問是現(xiàn)金還是刷卡?
3/9 這么看下來,這次的超速扣分調整,更多的意義在于釋放一個信號:提升通行效率。比如“低速行駛扣3分”,就足以表明官方的態(tài)度。 不過,這真的可以杜絕“龜速車”嗎,恐怕未必。
4/9 來仔細閱讀一下這次關于“低速行駛扣3分”的情形表述: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低于規(guī)定最低時速記3分。(言外之意:非高速公路沒人管) 國內高速公路的最低限速為60km/h。如果是同向雙車道,左道限速100km/h,右道限速60km/h;如果是同向三車道,最左道限速110km/h,中間限速90km/h,最右道限速60km/h。
5/9 如果“低于規(guī)定最低時速記3分”中的“最低時速”指的是60km/h,那我覺得扣不扣分也沒啥區(qū)別。畢竟在高速暢通的情況下,跑不到60km/h還挺少見。往往80-90km/h的“低速”最惡心人,有時候你要超他吧,他還加油門,你說氣不氣。 如果“最低時速”指的是分車道的最低限速,其實也不合理。就拿三車道的最左道來說,最高限速120km/h、最低限速110km/h。跑過高速的老司機都知道,難免會因前車減速、有人并線等情況偶爾低于110km/h,這要是被扣3分,那可太冤了。
6/9 “低速行駛扣3分”僅僅針對高速公路,而普通道路上的“龜速車”才是我們平時吐槽的主力。
7/9 網(wǎng)上有句順口溜:馬路三大媽,朗逸軒逸卡羅拉。倒不是說這些車一定就開得慢,只是比例稍微高一點,更關鍵的在于開車的人。那么“龜速車”為啥就根治不了呢?我覺得原因有3點。 第一點就是“龜速”的界定模糊。比如限速60km/h的城市道路,開40km/h算不算龜速?比如有人開車比較把穩(wěn),普通道路和前車拉開50米距離,算不算龜速?比如有些未劃線的小路,按規(guī)定應該限速30km/h,但實際上大家都跑50-60km/h,那開30km/h的人算不算龜速?
8/9 第二點就是“龜速”的舉證困難。對于電子攝像頭來說,判斷車輛在普通道路上是否龜速行駛,幾乎不現(xiàn)實。比如他可能是為了躲避一個轉彎的非機動車而突然減速;比如他可能是為了禮讓一個想過馬路的行人而早早停下;比如他可能是因前面的出租車靠邊上下客而被迫減速甚至停下。電子攝像頭總有盲區(qū),“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9/9 第三點就是“龜速”的監(jiān)管和處罰不夠狠。我覺得考慮到龜速行駛的特殊性,應該參考“流動測速”,由路上的交警隨機查處。比如當發(fā)現(xiàn)龜速車輛,交警可以開車跟隨一會兒,如果發(fā)現(xiàn)他確實是龜速行駛,當場讓其靠邊接受處罰。 扣分可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給出3到12分的處罰。罰金也不應該是統(tǒng)一的200元,可以參照深圳的做法,對不同情節(jié)的交通違法行為設置不同的罰金(據(jù)我了解,深圳違章停車可能被罰1000元)。比如他在早晚高峰前方無車的情況下龜速行駛,應該重罰;或者在城市快速路上占用快車道和慢車道車輛長時間并排行駛,也應該重罰。
|